在浮选工艺中,扫选作业是提高金属回收率的关键环节,尤其针对微细粒矿物的捕集,传统浮选方法常因颗粒过小而效率不足。河南博源聚丙烯酰胺(PAM)作为高.效絮凝剂,通过独特的吸附-架桥机制显著提高微细粒矿物的团聚效.果,优化扫选流程。
微细粒矿物(粒径<10μm)因比表面积大、表面电荷高,易在矿浆中稳定悬浮,难以通过常规浮选实现有效回收。PAM的絮凝作用主要依赖三大机制:
1. 吸附电中和:阳离子型PAM通过带正电的酰胺基团中和微细粒表面的负电荷(如腐殖酸或矿物表面电荷),减少静电斥力,促进颗粒聚集。
2. 吸附架桥:高分子链同时吸附多个颗粒,在颗粒间形成“桥梁”,将分散的微粒聚集成大絮团。这一过程需控制PAM投加量——浓度过低时架桥不足,过高则可能导致颗粒表面被完.全覆盖,反而抑制絮凝。
3. 卷扫作用:PAM分子链通过物理缠绕捕获游离微粒,尤其适用于难以通过电中和或架桥作用的细小颗粒。
在铁矿石扫选等场景中,PAM常与捕收剂协同使用。例如,反浮选工艺中,石英脉石矿物需通过阳离子捕收剂(如十二胺)上浮,而铁矿物保留在槽底。此时添加PAM可加速微细粒铁矿物的沉降,减少尾矿夹带,提高精矿品位。此外,在煤炭浮选中,阴离子PAM吸附煤泥颗粒,显著提高精煤回收率。
1. 分子量与电荷密度:高分子量PAM(如1800万-2500万)更易形成长链结构,增强架桥能力;阳离子型PAM适用于带负电的矿物表面,电荷密度需匹配矿浆pH值。
2. 矿浆条件:pH值直接影响矿物表面电性与PAM电荷状态。例如,铁矿浮选通常需控制pH在8-9以优化阳离子捕收剂与PAM的协同效.果。
3. 投加方式:分批投加可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的保护作用,同时需确保充.分分散以发挥分子构象优势。
河南博源PAM的残留单体有严格的控制,符合环保标准。耐盐型两性离子PAM的开发(适应高盐矿井水,pH 3-12)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场景,减少污泥处理成本约30%。
PAM通过多机制协同作用,显著提高了扫选作业对微细粒矿物的捕集效率,成为现代浮选工艺的核心助剂。未来,针对复杂矿物的专用PAM研发(如耐低温、高选择性)将进一步推动矿物加工的绿色化与高.效化。
填写联系方式将获取1对1服务,帮助您更加快速的解决产品问题
188-3872-2360
扫一扫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