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铁矿渣浮选过程中,悬浮物的有效分离是提高精矿回收率和减少尾矿污染的关键环节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(PAM)作为一种高.效高分子絮凝剂,凭借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电荷特性,在铁矿渣浮选中展现出显著的絮凝效.果,成为优化选矿工艺的重要助剂。
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链上带有负电荷极性基团,可通过两种主要机制实现絮凝:
1. 电荷中和:铁矿渣中的悬浮颗粒通常带负电,阴离子PAM通过其负电荷基团与颗粒表面电荷相互作用,中和颗粒间的静电斥力,促使颗粒聚集。
2. 架桥吸附:PAM的长分子链可同时吸附多个颗粒,在颗粒间形成“桥梁”,将细小颗粒聚集成大絮团,加速沉降。
这一双重机制使阴离子PAM在铁矿渣浮选中既能快速凝聚微细颗粒,又能形成结构紧密的絮团,显著提高固液分离效率。
铁矿渣浮选产生的尾矿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细颗粒,直接排放易导致环境污染。阴离子PAM通过吸附架桥作用,将微米级颗粒聚集成毫米级絮团,使沉降速度提高数倍。实验表明,添加0.1%~10ppm的阴离子PAM可使悬浮物去除率提高到90%以上,显著加快澄清池的出水速度。
在浮选过程中,矿浆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精矿品位。阴离子PAM可调节矿浆的流变性,防止细颗粒重新分散,确保浮选药剂与目标矿物的有效接触。例如,在铝矿加工中,阴离子PAM被用于初级浓缩池,通过促进快速沉降和溢流澄清,保障后续铝回收工艺的连续性。
絮凝后的絮团结构紧密,含水率低,可大幅减少压滤或离心脱水阶段的能耗。同时,阴离子PAM的高.效低剂量特性(通常仅需0.01~10ppm)减少了药剂成本,符合绿色选矿的发展趋势。
阴离子PAM的配置浓度一般为0.1%,实际用量需根据矿浆浊度调整:
• 高浊度矿浆:适当减少浓度以避免管道堵塞,但需保证药量充足。
• 低浊度矿浆:可提高药量以增强絮凝效.果,维持相同浓度以避免过度稀释。
分子量选择同样关键。阴离子PAM的分子量范围为800-2500万,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;铜矿选矿中1000-1400分子量的产品效.果显著。铁矿渣浮选中,建议优先选用分子量1000万以上的阴离子PAM,以增强架桥能力。
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电荷中和与架桥吸附的双重作用,成为铁矿渣浮选中不可或缺的高.效絮凝剂。其快速沉降、工艺稳定和环保节能的特点,不仅提高了选矿效率,也为资源回收与污染控制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。未来,随着选矿工艺的精细化发展,阴离子PAM的定制化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技术升级。
填写联系方式将获取1对1服务,帮助您更加快速的解决产品问题
188-3872-2360
扫一扫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