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制香工艺中,香坯干燥过程中的收缩问题直接影响成品的外观、硬度和燃烧性能。传统工艺依赖榆粉、木粉等天然粘合剂,但这类材料易受产地、季节影响,导致粘结力不稳定,干燥后易出现断裂、开裂或收缩变形。而制香专用高粘聚丙烯酰胺(PAM)的引入,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高.效、稳定的方案。
制香用高粘PAM是一种阴离子或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,具有极强的增稠、粘结和保水性能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
1. 高粘性与韧性:溶解后形成高粘度溶液,能显著提高香坯的粘结强度,使原料颗粒紧密结合,减少干燥时的内应力集中。
2. 冷水可糊化性:无需高温蒸煮,直接冷水溶解即可使用,避免因高温导致的原料过度失水或结构破坏。
3. 保水与缓释:PAM分子链能吸附并缓慢释放水分,延缓香坯表面干燥速度,使内外水分蒸发趋于均衡,从而抑制收缩不均。
在干燥过程中,传统粘合剂因保水性差,香坯表面快速失水形成硬壳,内部水分迁移受阻,导致表层收缩开裂或内部膨胀变形。而高粘PAM通过形成均匀的凝胶网络,平衡水分蒸发速率,使香坯整体收缩率减少,zui终成品外形平整、无断裂。
根据河南博源的实践数据,使用高粘PAM的香坯在干燥后表现出以下优势:
• 尺寸稳定性:收缩率较传统工艺减少30%-50%,香体长度、直径变化极小,尤其适用于长条香、盘香等对形态要求高的产品。
• 强度提高:干燥后抗折力显著增强,搬运或包装时不易折断,燃烧时抗风能力更优。
• 外观品质:香灰洁白紧实,表面光洁无裂纹,燃烧时无异味,符合环保要求。
工艺上,PAM的添加量通常为原料总量的0.1%-0.3%,溶解浓度建议控制在0.1%左右(可适度加温到60℃加速溶解)。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机械搅拌导致分子链断裂,建议搅拌速度维持在60-200转/分钟。
高粘PAM的另一大优势是环保性。其本身无.毒无害,燃烧后仅产生微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,无残留污染物。同时,相比传统榆粉、胶粘剂混合配方,PAM的单次添加量更少(约为传统用量的一半),可减少原料成本5%-12%,并减少干燥能耗20%-30%。
此外,PAM的稳定性避免了因原料批次差异导致的配方反复调试,生产流程更标准化。例如,江苏、浙江等地制香厂反馈,使用PAM后成品合格率从85%提高到98%以上,工人劳动强度显著下降。
制香专用高粘聚丙烯酰胺通过其独特的粘结、保水和缓释性能,有效解决了香坯干燥收缩的核心难题,同时兼顾了效率、成本与环保需求。无论是传统线香还是现代工艺香品,合理应用PAM都能实现更稳定的质量控制,是制香行业升级转型的优选辅料。
填写联系方式将获取1对1服务,帮助您更加快速的解决产品问题
188-3872-2360
扫一扫 关注我们